特別保護機制 談判爭議焦點 |
| ||
富國與窮國互不相讓,美國與中、印在農產品關稅方面各持己見,世界貿易組織(WTO)逾30國代表在日內瓦磋商未能達成協議,為期九天的談判29日宣告破裂。 WTO秘書長拉米(Pascal Lami)29日說:「拐彎抹角是沒用的,這場會議已經破局。」歐盟貿易代表曼德爾森認為,所謂的「杜哈回合」在「可見的未來」將陷入一灘死水。 「特別保護機制」是這次談判的爭議焦點,印度、中國等開發中國家要求,一旦棉花、糖與稻米的進口數量突然增加10%,就有權提高關稅以保護本國業者;美國則堅持進口增幅要到40%才可啟動保護機制。 參與談判的官員說,這是他們所經歷過最漫長的WTO談判。印度外交部長納特(Kamal Nath)的強硬立場特別受到矚目。中共代表也打破向來的低調沈默,帶團的商務部長陳德銘說,問題出在美國保障了既得利益後開始「漫天要價」。 談判破裂不會立即衝擊全球貿易,但可能傷害企業信心,增強貿易保護主義的聲浪。多國將加強簽署雙邊貿易協定,取代WTO式多邊協約。這也讓人懷疑像氣候變遷與糧食危機這麼複雜的問題,全球究竟能不能取得共識。 杜哈回合自2001年年底開始談判,基本立意是讓歐美先進國削減對本國農業的補貼與農產品關稅,換取發展中國家降低對工業產品的關稅。 對於杜哈回合可以為全球增加多少貿易金額,經濟學家估計的數字從40億美元到1,000億美元不等。而以去年全球貿易總額的13.6兆美元來看,杜哈談判的失敗對市場幾乎毫無衝擊。 但就長期而言,杜哈談判破局可能衝擊WTO仲裁全球貿易糾紛的威信,甚至讓簽署雙邊貿易協定都變得更困難。 歐盟代表曼德爾森呼籲,WTO應儘快在今年秋季復談。美國貿易代表舒瓦伯說,美國依舊願意實現先前談判中給予的承諾。但分析師指出,隨著美國大選的迫近,恐怕必須等到美國新總統明年上任後,才能重啟有意義的談判。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