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總統普亭指定的接班人麥維德夫果如各界所料,以70.23%的得票率輕鬆當選,將於5月7日宣誓就職,預計在兩周後指派普亭擔任總理。唯一一個來自西方國家的大選觀察團批評,選舉過程「既不自由,也不公平」。
俄國中選會3日宣布麥維德夫勝選,俄國共產黨候選人朱格諾夫以17.8%得票率居次。由於投票率69.65%超過上次大選,麥維德夫拿下5,200萬票,比4年前普亭4,960萬票還高。
選舉結果揭曉後,麥維德夫隨即和普亭一起在紅場的慶功音樂會上現身,並當場表明就任後將「直接延續」普亭過去8年政策,意即克里姆林宮中央集權,外交上勇於和西方對抗。
兩人表示將遵守憲法,由總統掌管外交和國防、安全等部會,普亭就任總理後負責經濟和社會。分析家說,這種共治模式能否順利運作不無疑問,因俄國人早已習慣單一強人領袖。
麥維德夫3日大勝後立即展現強勢作風,下令他掌管的國營天然氣公司切斷對烏克蘭25%的天然氣供應,理由是烏克蘭積欠帳款。此舉用意在警告走親西方路線的烏克蘭,並宣示他將和普亭一樣強勢。
美國、歐盟、中共、德國、英國、義大利已相繼恭賀麥維德夫當選,歐洲理事會俄國大選觀察團團長葛羅斯雖坦承,選舉結果「大體上反映出人民的意志」,但他表示:「我們在三個月前俄羅斯國會大選發現的諸多弊端,在總統大選歷史重演。」
俄國當局選前對歐洲安全暨合作組織(OSCE)的大選觀察團多所限制,OSCE最後決定不派員前往。美國民主黨總統參選人希拉蕊‧柯林頓甚至說,俄國已創下「民主倒退的新里程碑」。
俄國中選會主委朱諾夫在電視上公開反擊:「我該怎麼做呢?難道要求同仁全裸作業嗎?」
克里姆林宮選前即以各種手段打壓其他候選人參選空間,甚至剝奪參選資格,麥維德夫當選早成定局。觀察團指控,部分選區出現登記領票數多於註冊選民數的現象。部分助選人員曾為普亭所屬「團結俄羅斯黨」買票,企業雇主則強迫員工投票。
俄國各地區的行政首長選前即承受必須設法將投票率維持在65%以上,以使麥維德夫取得「選民付託」的壓力。許多選區的官員在投票所周遭為選民提供廉價食物及免費電影票,舉辦音樂會,並以鮮花及獎品鼓勵選民投票。含教師與醫院員工在內的政府雇員透露,官員強迫他們在工作地點就地投票,以確保得票率達到標準,甚至以不投票即會失去飯碗相要脅。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