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雙膝跪地的激情慶祝,只有雙手高舉過頭頂的震天一吼,瑞士球王羅傑-費德勒終於在他無人能及的瘋狂統治期內征服了另一塊此前未曾征服過的“領地”。
2006年11月19日,中國上海的閔行區旗忠森林網球中心,在這座2002年自己的網球夢想騰飛 的城市,費德勒終於以沒有留下任何遺憾的完美表現打破了“中國式命運”的夢魘,第三次捧起了ATP年終大師杯賽的冠軍獎盃,爲個人取得非凡成就的2006賽季化上了完美的句號。
在賽後所舉行的頒獎儀式上,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于再清、上海市副市長楊定華、中國網球協會副主席孫晉芳、上海市閔行區區長陳靖、上海體育局副主任邱偉昌、巴士集團總經理王力群等中方領導嘉賓,與ATP主席德維利斯、大師杯賽總監德拉維特以及賽事首席贊助商賓士集團全球總裁等外方嘉賓共同出席。
ATP主席德維利斯在向費德勒表示祝賀時這樣說道,“他是男子網壇的‘獅子王’,他的天賦讓他不停的在改寫網球和體育的歷史。羅傑-費德勒,你的天賦帶領我們經歷了許多精彩的路程,今年你一共贏得了12個巡迴賽冠軍頭銜,其中還有三大滿貫賽頭銜在身,現在又加冕了大師杯王中王的錦標,整個賽季獲得超過800多萬的獎金,對於這樣的成就,我們特別爲你感到驕傲,認識你是我們的榮幸,祝賀你!”
隨後中國網協主席孫晉芳女士作爲代表向獲得亞軍的佈雷克贈送了鮮花,後者隨後從德維利斯先生那裏獲頒了象徵亞軍榮譽的水晶獎盃。在隨後的發表感言環節中,佈雷克說,“謝謝現場的所有球迷,感謝你們這一周來的觀賞和支援。感謝羅傑在決賽中教了我生動了一課。我要祝賀你,欣賞他的網球是一種享受,很榮幸能夠和他同處於一個時代,他是那樣的優秀,歷史將會記載他的成就。”隨後他還對陪伴自己在上海征戰的母親、哥哥、教練以及體能訓練師等家屬團表示了感謝,“謝謝他們對我的鼓勵和支援,希望明年我們還能在上海再次的相聚。”
隨後費德勒在現場球迷的歡呼之下以王者的姿態登場接受了于再清先生頒發的紀念獎盃,隨後賽事首席贊助商賓士公司總裁將一輛R500型豪華型賓士轎車的鑰匙贈送給了羅傑,作爲冠軍的禮物對他一年來辛勤努力的最好褒獎,而隨後費德勒也頒贈了象徵“王中王”榮譽的冠軍水晶獎盃,一時之間現場攝影記者的閃光燈照耀了整個旗忠賽場,而現場的“奶粉”也禁不住歡聲雷動,無不爲目睹偶像在自己家門口的登基感到萬分喜悅。
在隨後的感言環節中,謙遜的費德勒首先向佈雷克表示了祝賀,“謝謝大家。首先我要恭喜詹姆斯,你現在的世界排名已經提升到了第4名,你在本賽季中的表現非常棒,我們都知道你從努力中收穫了回報,期待你明年還能有更好的表現。”注重情義的費德勒隨後更是把自己感謝的主題放在了相親相愛的女友米爾卡身上,“感謝各位來到現場支援我們的比賽,我希望明年還能回來上海與大家相聚。我還要感謝我可愛的女朋友米爾卡,她在過去一年給予了我許多的支援。也許大家認爲我是最棒的,但是我認爲米爾卡才是最棒的!”
“上海,我們明年再見!”
(瘋狂的喬)
新浪體育訊 20歲的納達爾和19歲的穆雷,這是在整個2006賽季僅有的兩位曾經打敗過費德勒的少年英雄 ,同時也是後者在單賽季中輸給不同對手次數最少的一次,而且即便是曾經4次擊敗自己, 但是瑞士球王在ATP冠軍積分榜上的領先優勢足足超過納達爾有近一倍之多,這不禁讓人詫 異瑞士球王在當今的男子網壇所享有的統治力已經達到了怎樣的高度。Domination!這是我 們越來越常用來形容費德勒今時今日在男子網壇所把持地位的代名詞。
無可否認的是,在這一點上,瑞士球王已經在經過整整一年的努力之後,把自己的形象和地 位又進一步提升到了一個更令其他人難以企及的層次,因爲他的那些同齡敵手們,像薩芬、 休伊特、羅迪克這樣的前任世界NO.1,以及像納爾班迪安這樣的天賦同樣令人讚歎的上屆大 師杯冠軍,都已經被他遠遠的甩在了自己的身後,因爲他們或是在整個2006年沒有表現出足 夠的戰鬥力打到冠亞軍爭奪戰與費德勒交手,或是在兩人屢次碰撞的遭遇戰中連番敗北。
此時的費德勒就像是一尊矗立在奧林匹亞山峰頂的宙斯神像,居高臨下的審視這些與他曾經一同爲80新生代開創 網球霸業基礎的“戰友”,9項大滿貫賽冠軍,12個ATP大師系列賽錦標,以及3座年終大師杯水晶獎座,他所擁有的這些榮耀和成就不僅僅已經超過了薩芬、休伊特、羅迪克和納爾班迪安這四人的總和,而且也讓自己的完美無瑕完全掩蓋了他們每一個人所曾經散發出的光芒。
對於此,我們不禁要感歎“這樣高度的費德勒究竟還會不會有對手?”而他會否在已經連續 兩次征服納達爾之後,乘著氣勢擺脫掉與其對戰時的劣勢紀錄,就此讓Rafa成爲“下一個休 伊特”?還是會延續著兩人之間曾被提及的“Rivalry”話題進行正軌,又抑或是湧現出其 他的抗衡力量,讓2007新賽季變得更加最令人期待呢?
對於這些疑問的答案,我們都不清楚,也不可能說得清楚,費德勒的可怕就在於他能夠從容 的面對這些挑戰,不論是來自薩芬和納爾班迪安們的,來自納達爾的,還是來自其他更加年 輕的新生代力量的,至少在2006年,他沒有逃避的漂亮的解決了一個個所謂的危機時刻,而 即將來臨的2007年,或許會只允許我們在夢鄉中才能有所期待。
面對新生潛力股挑戰的問題,費德勒也有著屬於自己的期待,“我想現在的許多年輕選手們 已經到了實現突破的邊緣,比如說進入到TOP10行列。像穆雷、加斯奎特,已經悄然靠近的 伯蒂奇,還有德約科維奇,再有就是孟菲爾斯,他在賽季初曾表現得很搶眼。不過我不知道 ,我想他們或許已經站在了取得突破的門檻上,但是這並不確定,或許他們還需要再多幾年 時間的磨練。不過很顯然的,在他們之中最強大的挑戰戰依舊還是納達爾,他湧現出來的速 度是這樣驚人,而且表現得相當的強大,已經打進了3個大滿貫決賽,還贏得了那麽多的冠 軍頭銜。”
是的,“誰來挑戰費德勒”已經成爲了當今男子網壇不變的一個話題,究竟是“一個人的精 彩”讓這片賽場變得更加精彩呢?還是如獲得大師杯亞軍的佈雷克在賽後所說的“他的優秀 讓我們所有人都被迫要繼續提升自己來追趕他”讓整個男子網壇更具魅力呢?未來的一切將 給出我們對這道命題的準確解讀,而我們所能做的就只有期待,和期待。
(特約記者瘋狂的喬上海報道)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