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台北電影節因疫情關係延了三個月,到9月底/10月初的檔期,
在初秋觀賞台北電影節也可能是一生難得的特殊體驗,
所以盡力排開了行程、在最後一周找到了感興趣的題材,
來到久違近十年的京站威秀影城觀賞"200 Meters /瞞天過界"。
此為巴勒斯坦、約旦、卡達、義大利、瑞典合資的電影、
背景設定為在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因政治的對立造成人民往來的不便。
也因此透過非法的越界行動,我們得以凝視此間的無奈和心酸。
此片的題材立刻令我聯想到2013年在金馬影展觀賞過的"Omar/ 奧瑪的抉擇"。
當時因自身工作關係學了約半年的阿拉伯語,對於伊斯蘭文化有了初步的認識與了解,
也在金馬影展觀賞了幾部阿拉伯題材的電影。
"瞞天過界"也是巴勒斯坦為數不多的電影中令人矚目的一部,
透過導演阿敏納伊法 Ameen NAYFEH的視角,
我們更能了解此政治敏感區域人們的日常。
https://www.taipeiff.taipei/filmCT.aspx?id=347 → 台北電影節 瞞天過界簡介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