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 文化資產 一個個槍斃了 |
![]() | ||
| ||
莫斯科房地產蓬勃發展,雖然讓此地的「上流社會」和外來投資客發大財,卻也讓許多古蹟面臨空前的浩劫,凸顯出發展經濟與保存歷史文化的兩難。此外,貧富差距也隨著經濟成長逐漸加大,這個問題更成為莫斯科、乃至全俄國的最大隱憂。 據官方統計,去年俄國國內有近200億美元資金流入房市。莫斯科黃金地段和豪宅的價格更是飆翻天,漲幅已超過40%。紅場周圍的高級地段,配備豪華設備的新大廈,漲幅更高達近80%,連成屋價格都暴漲逾60%。不動產仲介業者Knight Frank預估,莫斯科今年房價還會再漲18%到25%。 拜莫斯科房價不斷飆高所賜,寸土寸金已不足以形容此區土地的價值和需求。開發商不斷尋找新土地,要興建更高檔、更奢華的高樓大廈。不少具有高度藝術和紀念價值的建築物,開始面臨生存保衛戰。 例如前蘇聯時期的現代建築大師梅尼可夫(Konstantin Melnikov)和金茲伯格(Moisei Ginzburg)於1920年代初期的作品,不是面臨被拆卸的命運,就是因為年久失修而隨時可能傾圮毀壞。 金茲伯格於1928年完成的納康芬大樓,本來享有「世界上最重要的烏托邦建築物」的盛名,如今也被列入死亡名單中,等著被奢華的酒店取代。而位於莫斯科中部三層樓結構的梅尼可夫之屋(Melnikov House),也因年久失修而搖搖欲墜。 莫斯科建築保存學會估計,從1992年來,已有200多萬棟具歷史意義的建築已遭摧毀,即使是紅場上那些已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的建築物,近年來也都改建成現代化的飯店和公寓。 莫斯科Schusev國家建築博物館負責人薩奇斯楊(David Saarkisyan)表示,這波由房地產掀起的投資熱潮,已損害古蹟保存的工作。海外投資人對保存歷史建築沒有興趣,只想趕快海撈一筆。
聯合線上公司 著作權所有© ud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