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停滯通膨 恐捲土重來
















【經濟日報╱編譯 謝璦竹】

2008.02.22 03:33 am
 


美國經濟禍不單行,在衰退的陰影籠罩下,又面臨揮之不去的通貨膨脹風險,令人憂慮自1970年代以來未見過的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可能捲土重來。

美國勞工部20日說,1月消費者物價比前月上漲0.4%,使過去12個月的消費者物價累計揚升4.3%,幾乎是16年來的高峰。同一天,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下調今年經濟成長展望至1.3%到2%,並警告成長率可能比目前的預估更低。

就業減少,通膨卻升高,使Fed陷入兩難。若要提昇就業,就要降低利率;若要打擊通膨,就必須升高利率。

「停滯性通膨」一詞源始於1965年的英國,在美國則指1970 至1981年通膨率幾乎衝上15%的那段時期。那時候,美國經濟歷經三波衰退,失業率飆高到9%。當時的Fed主席伏克爾大幅升息以打擊通膨,但不可避免地造成經濟在1981至1982年間陷入嚴重的衰退。

與當年相比,目前的情況有如小巫見大巫,但仍有不少共通點。首先,當年陷入停滯性通膨之初,商品價格也狂飆。此外,和1970年代一樣,此刻讓美國經濟持續擴張且不引發通膨的成長水平已下降,原因是勞動力與生產力成長雙雙減速。

然而,最大的差別是當年Fed不願抑制通膨、或不認為這辦得到,但Fed如今以抑制通膨為已任。

美國歷史上唯一公認的停滯性通膨發生在1970年代,不過早在1960年代末就已播種。詹森總統大增越戰支出,並推動「大社會」方案,藉此大幅拉高經濟成長。但Fed主席馬丁收縮貨幣政策的力道不夠,未能控制那波成長。

到1970年代初尼克森總統時代,阿拉伯石油禁運使油價狂飆,帶動1973年整體物價陡升。Fed主席柏恩斯卻一再低估通膨壓力,也未察覺潛在成長率已下滑。等到柏恩斯升息時,經濟在1974年到1975年間陷入嚴重衰退。

如今,柏南克強調務必避免重蹈1970年代的覆轍。他相信,只有在勞工與廠商都預期高通膨會持續、導致工資與物價雙漲的情況下,通膨才會持續攀高。



【2008/02/22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聯合線上公司 著作權所有© ud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orshmonde羅宋湯 的頭像
    borshmonde羅宋湯

    羅宋湯的*心*世界 Le monde nouveau de Borsch

    borshmonde羅宋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